
郵箱:ygld888@163.com
地址:深圳市南山區南海大道1052號海翔廣場618#—620#
- 當前位置:
- 首頁
- >
- 新聞資訊
- >
- 深圳進入生活垃圾強制分類體驗時代
450平方米的面積、體現教育等六大功能、裝飾材料完全可回收、采取“義工+社工”的模式實施日常管理。8月18日開館的深圳市南山區生活垃圾分類減量展示館諸多特色吸引市民關注,前來參觀、探館的市民絡繹不絕。
全方位體驗生活垃圾分類
四海公園西南門進園后沿湖行走,不出5分鐘就到了展示館。展館正門,首先入眼的是兩條宣教長廊。長廊從一組家庭生活漫畫生動描繪減少垃圾的方法開始,一面用清新樹葉壘起的巨人在芳草地上盡情奔跑,仿佛在訴說垃圾分類細則,圖文并茂地展現“什么是垃圾分類?”“垃圾分類如何投放?”“垃圾分類的意義”等。 整個長廊或以可愛的Q版人物形象,或以潔凈的城市圖片,配上簡練語言,告訴人們該怎樣用力所能及的方式為環保添力。
在正門口右側,是一個可供參觀講解、容納60人就座的多功能展覽室,墻上有國外垃圾分類知識宣傳畫。
長廊盡頭是互動庭院。義工們正用常見的廢棄衣料制作手工藝品,圍滿了參觀的大人和孩子。互動庭院里面過一小側門,就是“資源再生展示廳”。這里,通過介紹性文字的展板與桌上陳列的各種實物標本,呈現了垃圾回收利用的最終成果——再生衣料和有機肥,讓參觀者感受資源再生不是空洞的概念,而是每個人觸手可及的舉手之勞。
全市首個由政府主導規劃、設計、建設和管理的場館
南山區城管局負責人表示,展示館原是公園配套服務建筑,這次改造以“綠色環保、低碳科技”、“垃圾分類、利在千秋”、“環境保護、從我做起”為理念,設計上力求保留原布局不變,不經任何破拆,只做必要的翻新和增添新內容,裝飾材料選用可回收環保材料。該館是深圳首個由政府主導規劃、設計、建設和管理的場館。它的開館,標志著深圳垃圾分類進入全民分類體驗時代。
相關設計單位負責人介紹說,整個展館主要通過一個節點、兩個長廊、一個庭院、兩個室內有機連接,實現教育、互動、體驗、培訓、服務、展示等六大功能,長廊集中展示深圳市垃圾分類的知識和政策,庭院主要供環保志愿者與廣大市民、學生、游人互動,體驗如何將生活垃圾進行正確分類等。
南山區垃圾分類中心負責人表示,展館的平面內容將根據要求適時調整,不斷豐富。展館計劃委托南山義工聯管理,采取“義工+社工”的模式開展日常工作,設館長一名統一負責展館日常管理、接待、講解、培訓等。展館每周計劃開放6天,團體活動采取預約方式進行。
(來源:深圳特區報)